当前位置: 首页  首页  新闻资讯| 正文
我院青年教师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》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
发布时间:2025-02-16 13:05:49   发布人: 能源与材料学院

 近日,我院青年教师崔永杰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在国际化学领域的顶级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(SCI一区TOP,IF=16.6)合作撰写并发表了题为“Manipulatingσ-Hole Interactions in Halogenated Additives for High-Performance Organic SolarCells with 19.8% Efficiency”的研究论文,指导的我院24级材料与化工硕士研究生柴照涵参与了该工作,通讯作者为东华大学胡华伟研究员和陈义旺教授,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的支持。《德国应用化学》(AngewandteChemie)创刊于1888年,是德国化学学会(GDCh)的官方期刊并由Wiley�CVCH出版,是化学研究领域最具影响的顶级学术期刊。

图文简介

有机太阳能电池(OSCs)凭借其轻质柔性、可大面积溶液加工及半透明特性,在柔性可穿戴电子、建筑光伏一体化等领域展现出独特优势。近年来,通过非富勒烯受体材料的创新设计与器件工艺的协同优化,OSCs的光电转换效率已突破19%,逐步逼近商业化应用临界值。活性层形貌调控是OSCs研究的核心课题,其给体(D)与受体(A)的纳米尺度相分离结构直接影响激子解离效率、电荷传输动力学及复合损失程度,进而决定器件性能。为实现活性层多尺度结构的精准调控,研究者已建立多维度协同优化策略,包括调控D/A组分比例、构建三元共混体系、引入功能化添加剂以及发展溶剂体系调控和动态结晶控制等方法。其中,溶剂添加剂工程因操作简便且调控效果显著,被广泛应用于活性层形貌优化,但其残留的低挥发性添加剂易引发活性层重结晶,导致器件性能衰退,对工艺重复性和长期稳定性构成挑战。因此,探索新型挥发性固体添加剂以精准调控活性层形态并提升OSCs性能,成为当前研究的关键方向。

基于此,本研究选取了两种卤素取代的挥发性固体添加剂1,4-二溴苯(DBB)和1,4-二氟-2,5-二溴苯(DFBB),通过分子表面静电势(ESP)分析发现DFBB具有更强的σ-空穴作用位点,优先与受体产生相互作用并提升其结晶度。DFBB在成膜后完全挥发,有效平衡给受体结晶差异并形成优化的垂直组分分布。共振软X射线散射(R-SoXS)证实DFBB能提升相纯度并将相区尺寸调控至激子扩散距离范围。基于PM6:L8-BO的器件效率提升至19.2%,显著高于对照组(17.0%)和DBB组(18.2%),且在70°C下展现更优稳定性。DFBB通过强σ-空穴相互作用诱导的多尺度形貌优化有效提升了JSC和FF,该策略在PM6:Y6、PM6:BTP-eC9及D18:L8-BO体系中均获验证,其中D18:L8-BO器件创下19.8%的效率纪录。该工作从电子结构特性与形貌调控机制角度,为开发高效挥发性添加剂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验依据。

1.a) PM6和L8-BO的化学结构;b)DBB和DFBB添加剂的计算静电势分布及其化学结构;c)不同添加剂处理的PM6的紫外-可见吸收光谱;d)不同添加剂处理的L8-BO的紫外-可见吸收光谱;e)L8-BO与添加剂之间的非共价相互作用的RDG分析;f-j)不同添加剂处理的L8-BO纯薄膜的二维广角X射线衍射图谱;i)不同添加剂处理的L8-BO纯薄膜的CCL直方图。

2.a) J-V曲线;b) 效率直方图;c)不同添加剂处理的PM6:L8-BO的外量子效率(EQE)光谱。ΔEQE= EQE(有添加剂)-CEQE(无添加剂);d)JSC-Plight和e) VOC-Plight特性,以及f)不同器件的Jph-Veff曲线;g)瞬态光电流衰减曲线;h)瞬态光电压衰减曲线;i)通过空间电荷限制电流(SCLC)测量的孔和电子迁移率。

3.a)(无添加剂)、b)DBB和c)DFBB的原位紫外-可见吸收光谱随时间的演变;d)PM6:L8-BO(无添加剂)、e) PM6:L8-BO(DBB)和f)PM6:L8-BO(DFBB)中受体和供体峰位随时间的演变;g)不同添加剂处理的PM6:L8-BO中供体PM6和受体L8-BO的结晶时间的原位紫外-可见测试,以及TD/A;h)DFBB添加剂在PM6:L8-BO膜形成过程中的工作机制示意图。

4.a-c) 不同薄膜厚度下的组分比例变化;基于PM6:L8-BO体系的共混薄膜二维掠入射广角X射线散射图谱:d)未添加、e)添加DBB、f)添加DFBB;g) 基于PM6:L8-BO体系共混薄膜的线性曲线;h)经不同添加剂处理的共混薄膜二维GIWAXS数据相干长度统计直方图;i) 共振软X射线散射强度分布曲线。

5. 不同体系的J-V曲线及对应的EQE曲线


论文链接:https://onlinelibrary.wiley.com/doi/abs/10.1002/anie.202500085



分享到:
相关信息